距离2024年四川省统招专升本考试仅有40余天,根据最新考纲,《大学语文》要求同学们理解“之、其、于、以、而、则、乃、者、所、焉、且、何、乎、若、为、因、与”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。 今天,七洲教育就给大家分享这常见的十八个文言虚词,结合例句理解意义及用法。 之 一)代词 1)第三人称代词,指代“他、她、它(们)”。有时也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。 ①太后盛氣而揖之。(之:他)——《触龙说赵太后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。(之:我)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③然语之,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。(之:你)——《与妻书》 2)指示代词,这,此。 ①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(之:它)——《季氏将伐颛臾》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(前一个“之”,这样。后一个“之”,它。)——《季氏将伐颛臾》 ③之二虫又何知?(之:这)——《逍遥游》 二)助词 1)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的”,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。 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——《季氏将伐颛臾》 2)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 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——《烛之武退秦师》 3)放在倒置的动(介)宾短语之间,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。 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。——《师说》 4)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,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。 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。——《劝学》 5)放在时间词或动词(多为不及物动词)的后面,凑足音节,没有实在意义。 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——《寡人之于国也》 三)动词 “到……去”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?——《归去来兮辞》 其 一)代词 1)第三人称代词,作领属性定语,可译为“他的” “它的”(包括复数)。 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2)第三人称代词,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,可译为“他”“它”。 秦王恐其破壁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3)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,可译为“我的”“我(自己)”或者“你的”“你”。 今肃迎操,操当以肃还付乡党,品其名位,犹不失下曹从事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4)指示代词,表示远指,可译为“那”“那个”“那些”“那里”。 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。——《游褒禅山记》 5)指示代词,表示近指,相当于“这”“这个”“这些”。 有蒋氏者,专其利三世矣。——《捕蛇者说》 6)指示代词,表示“其中的”,后面多为数词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——《石钟山记》 三)连词 1)表示选择关系,相当于“是……还是……”。 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——《马说》 2)表示假设关系,相当于“如果”。 沛然下雨,则苗浡然兴之矣。其如是,孰能御之?——《孟子见梁襄王》 于 一)介词 1)在,从,到。 乃设九宾礼于廷。(在)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2)“在……方面”“从……中”。 于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。——《游褒禅山记》 3)由于。 业精于勤,荒于嬉。——《进学解》 4)向,对,对于。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5)被。 而君幸于赵王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6)与,跟,同。 ①身长八尺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。——《隆中对》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 7)比。 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后一个“于”:比)——《劝学》 以 一)介词 1)表示工具,可译为“拿,用,凭着”。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2)表示凭借,可译为“凭,靠”。 以勇气闻于诸侯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3)表示所处置的对象,可译为“把”。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4)表示时间、处所,可译为“于,在,从”。 以八月十三日,斩于市。——《谭嗣同传》 5)表示原因,可译为“因为,由于”。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?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6)表示依据,可译为“按照,依照,根据”。 今以实校之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二)连词 1)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,可译为“而”“又”“而且”“并且”等。 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。——《游褒禅山记》 2)表示承接关系,可不译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。——《游褒禅山记》 3)表示目的关系,可译“来”“用来”“以致”等。 请立太子为王,以绝秦望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4)表示因果关系,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,可译为“因为”。 不赂者以赂者丧。——《六国论》 5)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和中心语,可译为“而”,或省去。 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——《归去来兮辞》 三)助词 1)作语气助词,表示时间、方位和范围。 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。(以:表时间)——《出师表》 2)作语气助词,起调整音节的作用。 逆以煎我怀。——《孔雀东南飞》 四)动词 1)以为,认为。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。——《触龙说赵太后》 2)用,任用。 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以。——《九章·涉江》 五)名词 可译为“缘由,原因” 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——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 六)通假 通“已”,止 无以,则王乎?——《齐桓晋文之章》 而 一)连词 1)表示并列关系,一般不译,有时可译为“又”。 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。——《劝学》 2)表示递进关系,可译为“并且”或“而且”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。——《劝学》 3)表示承接关系,可译为“就”“接着”。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,以求斗斛之禄。——《祭十二郎文》 4)表示转折关系,可译为“但是”“却”。 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藍。——《劝学》 5)表示假设关系,可译为“如果”“假如”。 诸君而有意,瞻予马首可也。——《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》 6)表示修饰关系,即连接状语,可不译。 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——《劝学》 7)表示因果关系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——《游褒禅山记》 8)表示目的关系。 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。——《阿房宫赋》 二)通“尔” 用作代词,第二人称,可译为“你、你的” 三)通“如” 好像,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。——《察今》 则 一)连词 1)表示承接关系,可译为“就” “便”。 项王曰:“壮士!赐之卮酒。”则与斗卮酒。——《鸿门宴》 2)表示条件、假设关系,可译为“假使”“如果”“要是……就”“那么”“就”“便”。 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——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 3)表示并列关系,用在分句中,可译为“就”,或不译。 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——《师说》 4)表示转折、让步关系,可译为“可是”“却”“虽然”“倒是”。 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。——《师说》 5)表示选择关系,常和“非”“不”呼应着用,可译为“就是”“不是……就是”。 非死则徙尔。——《捕蛇者说》 二)副词 1)表示判断,可译为“是”“就是”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——《岳阳楼记》 2)表示强调,可译为“已經”“原来已经” 及诸河,则在舟中矣。——《秦晋崤之战》 乃 一)副词 1)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,可译为“才”“这才”“就”等。 设九宾于廷,臣乃敢上璧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2)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,可译为“却”“竟(然)”“反而”等。 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。——《桃花源记》 3)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,可译为“只”“仅”等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,至东城,乃有二十八骑。——《项羽本纪》 4)用在判断句中,起确认作用,可译为“是”“就是”等。 若事之不济,此乃天也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二)代词 1)用作第二人称,常作定语,可译为“你的”;也作主语,可译为“你”。不能作宾语。 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——陆游《示儿》 2)用作指示代词,可译为“这样”。 夫我乃行之,反而求之,不得吾心。——《齐桓晋文之事》 3)作连词用,可译为“若夫”“至于”“如果”等。 者 一)助词 1)指人、物、事、时、地等,可译为“……的”“……的(人、东西、事情)”。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,老妇必唾其面!——《触龙说赵太后》 2)用在数词后面,可译为“……个方面”“……样东西”“……件事情”。 ①此数者,用兵之患也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②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——《岳阳楼记》 3)用作“若”“似”“如”的宾语,可译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 言之貌若甚戚者。——《捕蛇者说》 4)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,相当于“的”。 求人可使报秦者,未得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5)放在主语的后面,引出判断,不必译出。 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6)用在“今”“昔”等时间词的后面,不必译出。 近者奉辞伐罪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二)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。 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所 一)名词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。(所:处所、地方)——《陈涉世家》 二)助词 1)放在动词前,同动词组成“所”字结构,表示“所……的人”“所……的事物”“所……的情况”等。 会征促织,成不敢敛户口,而又无所赔偿。——《促织》 2)“所”和动词结合,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,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。——《指南录后序》 焉 一)兼词 1)相当于“于之”“于此”“于彼”。 ①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(在其中)——《论语》 ②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(从这里)——《劝学》 ③五人者,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,激于义而死焉者也。(在这件事情上)——《五人墓碑记》 2)相当于“于何”,可译为“到哪里”。 且焉置土石?——《愚公移山》 二)代词 1)相当于“之”。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——《捕蛇者说》 2)哪里,怎么。 未知生,焉知死?——《论语》 三)语气词 1)句末语气词。 至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祸焉。——《六国论》 2)句中语气词,表示停顿,相当于“也”。 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,小学而大遗。——《师说》 3)作词尾,相当于“然”,可译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 盘盘焉,囷囷焉,蜂房水涡,矗不知其几千万落!——《阿房宫赋》 且 一)连词 1)递进关系:而且,并且。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。——《五人墓碑记》 2)递进关系:况且,再说。 且壮士不死即已,死即举大名耳。——《陈涉世家》 3)让步关系:尚且,还。 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!——《鸿门宴》 4)并列关系:又;又……又……;一面……,一面…… 示赵弱且怯也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二)副词 1)将,将要。 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尽。”——《游褒禅山记》 2)暂且,姑且。 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——《石壕吏》 何 一)疑问代词 1)单独作谓语,后面常有语气助词“哉”“也”等,可译为“为什么”“什么原因”。 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2)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,可译为“哪里”“什么”。译时,“何”要后置。 豫州今欲何至?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3)作定语,可译为“什么”“哪”。 其间旦暮闻何物,杜鹃啼血猿哀鸣。——《琵琶行》 二)用作疑问副词 1)用在句首或动词前,常表示反问,可译为“为什么”“怎么”。 何不按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?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2)用在形容词前,表示程度深,可译为“怎么”“多么”“怎么这样”。 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衰也!——《伶官传序》 三)用作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啊” 新妇车在后,隐隐何甸甸。——《孔雀东南飞》 四)何:通“呵”,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。(谁何:喝问他是谁。意思是检查盘问)——《过秦论》 乎 一)语气助词 1)表示疑问语气,可译为“吗”“呢”。 ①儿寒乎?欲食乎?——《项脊轩志》 ②技盖至此乎?——《庖丁解牛》 2)表示反问语气,可译为“吗”“呢”。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!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3)表示揣度或商量语气,可译为“吧”。 王之好乐甚,则齐其庶几乎。——《庄暴见孟子》 4)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,可译为“啊”“呀”等。 悔相道之不察兮,延伫乎吾将反。——《离骚》 二)介词 相当于“于”“在”等,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(乎:于)——《醉翁亭记》 ②今虽死乎此,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。(乎:在)——《捕蛇者说》 ③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。(前一个“乎”:在;后一个“乎”:比)——《师说》 三)词尾 可译为“……的样子”“……地” ①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——《赤壁赋》 若 一)动词 可译为“像,好像” 视之,形若土狗,梅花翅,方首。——《促织》 二)代词 1)表人称,相当于“你”“你们”。 若入前为寿,寿毕,请以剑舞。——《鸿门宴》 2)表近指,相当于“这”“这样”“如此”。 以若所为,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——《齐桓晋文之事》 三)连词 1)表假设,相当于“如果”。 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资也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2)表选择,相当于“或”“或者”。 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,封万户。——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 3)至,至于。 若民,则无恒产,因无恒心。——《齐桓晋文之事》 为 一)动词 1)有“做”“作为”“当成”“成为”等意思。 ①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(作为)——《过秦论》 ②然后以六合為家,崤函为宫。(当成)——《过秦论》 ③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。(成为)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2)以为,认为。 此亡秦之续耳。窃为大王不取也!——《鸿门宴》 3)判断词,是。 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——《鸿门宴》 二)介词 1)表被动,有时跟“所”字结合,构成“为所”或“为……所”,可译为“被”。 吾属今为之虏矣。——《鸿门宴》 2)介绍原因或目的:为了,因为。 慎勿为妇死,贵贱情何薄。——《孔雀东南飞》 3)介绍涉及的对象:给,替。 于是秦王不怿,为一击缶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4)对,向。 如姬为公子泣。——《魏公子列传》 5)表示动作、行为的时间,可译为“当”“等到”等。 为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,过王而行。——《晏子使楚》 三)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 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,何辞为?——《鸿门宴》 因 一)介词 1)依照,根据。 罔不因势象形。——《核舟记》 2)依靠,凭借。 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山河。——《过秦论》 3)趁着,趁此。 不如因而厚遇之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4)通过,经由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——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5)因为,由于。 因造玉清宫,伐山取材,方有人见之。——《梦溪笔谈》 二)介词 1)于是,就。 因拔刀斫前奏案。——《赤壁之战》 2)原因,缘由,机缘。 于今无会因。——《孔雀东南飞》 三)动词 1)根据。 故事因于世,而备适于事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2)沿袭,继续。 蒙故业,因遗策。——《过秦论》 与 一)介词 1)和,跟,同。 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。——《鸿门宴》 2)给,替。 陈涉少时,尝与人佣耕。——《陈涉世家》 3)比,和……比较。 吾孰与徐公美?——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 二)动词 1)给予,授予。 生二子,公与之饩。——《勾践灭吴》 2)结交,亲附。 失其所与,不知。——《烛之武退秦师》 3)对付。 庞煖易与耳。——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 4)参加,参与。 骞叔之子与师。——《骞叔哭师》 三)连词 可译为“和、跟、同”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,不可不养而择也。——《勾践灭吴》 |